影片《中國青年:我和我的青春》發布概念海報
2022-04-29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影片《中國青年:我和我的青春》發布概念海報 眾多明星出演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 (記者 周圍圍)五四青年節前夕,獻禮“二十大”影片《中國青年:我和我的青春》(暫定名)發布概念海報,首次官宣影片主演團隊,張藝興、王一博、周冬雨特邀出演,俞灝明、邢菲、鄧超元、莫小奇、王子異、章若楠、高亞麟、常華森、邢昭林、李一桐、宋軼、李琦、釋小龍主演。
影片由中國青年報社、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發起,在共青團成立100周年之際,以三位當代不同職業青年的視角,講述三個不同年代的熱血青春故事,展現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際遇和機緣,彰顯中國青年時刻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時代精神。
張藝興王一博周冬雨講述青春故事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影片邀請當紅青年藝人張藝興、王一博、周冬雨領銜出演,以時空交錯的視角,回憶和記錄三個時代的青春奮斗故事。
在時代的洪流中,青年面臨很多選擇,怎樣做出值得回憶的青春抉擇,不負時代,不負韶華,這是每位青年的人生考題。張藝興、王一博、周冬雨演繹的三個人物,既是他們現實生活中職業的延續,也是他們人生新的嘗試和體驗,他們將引領觀眾看見不同年代的不同答案。
有別于過往獻禮影片不同單元獨立敘事,該影片每一單元故事均聚焦時代發展大潮,聚焦普通青年的人生選擇,以獨特的電影敘事手法、接地氣的故事情節,于平凡之處見初心,于細微之處見真情,呈現熱血青春該有的模樣,以喚醒各年代民眾共同的青春記憶。
影片導演周潤澤、林珍釗、王良,均為80后、90后青年,他們表示,當代青年恰逢盛世,時代造就青年,每個年代的青年人有每個年代的青春模樣。希望通過這個影片,讓我們共同翻閱歷史的青春記憶,讀懂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有些東西要銘記,有些東西要敬畏,以此激勵當代青年不要丟掉青年人該有的氣質和品質,勇于擔當時代的使命和責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年力量。
不同年代小人物蘊含時代大故事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影片中不同時段的青年力量,無不彰顯著共青團100年的光輝歷程。
作為一部展現有理想、有信念青年精神風貌的獻禮片,本片選取北大荒開發時期、西部大開發時期、社會主義新時代時期三個典型時段,農墾隊員、支教老師、城市青年三類主人公,他們是時代的小人物,但他們的小經歷和國家的大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發揮青年主力軍的擔當和責任。
影片始終圍繞什么才是最好的青春這一主題,不同時代、不同人物都以人生經歷回應了這一問題:把個人奮斗融入黨和人民的共同奮斗之中的青春是最好的青春;拼搏過、進取過、奉獻過的青春是最好的青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青春,是最好的青春。
影片文學顧問、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宋方金表示,當代青年普遍接受過更好的教育,成長于更包容、更開放的社會環境,參照影片中不同年代的青春歲月,或許能引發新時代青年對自己的角色與責任,有著更多的認知與思考。
從青年樹立“旗幟”,選擇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懷著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豪情壯志來到“北大荒”到2003年西部大開發期間,青年希望“看見”,“用一年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加入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點燃貧困兒童心中的“希望”,再到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青年重新“尋找”,一種久違的溫暖深深擊中人們心中最柔暖的部分。那些令人熱血沸騰的故事,是向青春致敬,更是向青年昭告——強國必有我,青年勇擔當,激勵著新時代青年奮發圖強!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 (記者 周圍圍)五四青年節前夕,獻禮“二十大”影片《中國青年:我和我的青春》(暫定名)發布概念海報,首次官宣影片主演團隊,張藝興、王一博、周冬雨特邀出演,俞灝明、邢菲、鄧超元、莫小奇、王子異、章若楠、高亞麟、常華森、邢昭林、李一桐、宋軼、李琦、釋小龍主演。
影片由中國青年報社、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發起,在共青團成立100周年之際,以三位當代不同職業青年的視角,講述三個不同年代的熱血青春故事,展現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際遇和機緣,彰顯中國青年時刻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時代精神。
張藝興王一博周冬雨講述青春故事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影片邀請當紅青年藝人張藝興、王一博、周冬雨領銜出演,以時空交錯的視角,回憶和記錄三個時代的青春奮斗故事。
在時代的洪流中,青年面臨很多選擇,怎樣做出值得回憶的青春抉擇,不負時代,不負韶華,這是每位青年的人生考題。張藝興、王一博、周冬雨演繹的三個人物,既是他們現實生活中職業的延續,也是他們人生新的嘗試和體驗,他們將引領觀眾看見不同年代的不同答案。
有別于過往獻禮影片不同單元獨立敘事,該影片每一單元故事均聚焦時代發展大潮,聚焦普通青年的人生選擇,以獨特的電影敘事手法、接地氣的故事情節,于平凡之處見初心,于細微之處見真情,呈現熱血青春該有的模樣,以喚醒各年代民眾共同的青春記憶。
影片導演周潤澤、林珍釗、王良,均為80后、90后青年,他們表示,當代青年恰逢盛世,時代造就青年,每個年代的青年人有每個年代的青春模樣。希望通過這個影片,讓我們共同翻閱歷史的青春記憶,讀懂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有些東西要銘記,有些東西要敬畏,以此激勵當代青年不要丟掉青年人該有的氣質和品質,勇于擔當時代的使命和責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年力量。
不同年代小人物蘊含時代大故事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影片中不同時段的青年力量,無不彰顯著共青團100年的光輝歷程。
作為一部展現有理想、有信念青年精神風貌的獻禮片,本片選取北大荒開發時期、西部大開發時期、社會主義新時代時期三個典型時段,農墾隊員、支教老師、城市青年三類主人公,他們是時代的小人物,但他們的小經歷和國家的大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發揮青年主力軍的擔當和責任。
影片始終圍繞什么才是最好的青春這一主題,不同時代、不同人物都以人生經歷回應了這一問題:把個人奮斗融入黨和人民的共同奮斗之中的青春是最好的青春;拼搏過、進取過、奉獻過的青春是最好的青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青春,是最好的青春。
影片文學顧問、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宋方金表示,當代青年普遍接受過更好的教育,成長于更包容、更開放的社會環境,參照影片中不同年代的青春歲月,或許能引發新時代青年對自己的角色與責任,有著更多的認知與思考。
從青年樹立“旗幟”,選擇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懷著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豪情壯志來到“北大荒”到2003年西部大開發期間,青年希望“看見”,“用一年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加入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點燃貧困兒童心中的“希望”,再到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青年重新“尋找”,一種久違的溫暖深深擊中人們心中最柔暖的部分。那些令人熱血沸騰的故事,是向青春致敬,更是向青年昭告——強國必有我,青年勇擔當,激勵著新時代青年奮發圖強!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中國報道網】延吉生態鐵軍始終“待機” 中國報道訊(通訊員韓龍玉)吉林省延吉市歷經3月份的暫停,4月1日0時起重啟,城市慢慢開始復蘇了,街道兩邊的小餐飲重新開張了,馬路上車 ...
- 【新華社】吉林延吉:解決融資難題 助力復工復產 吉林省在此次疫情的影響下,一些中小微企業面臨資金周轉問題,面對這種情況,延吉市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力度,幫助創業者解決融資難題 ...
- 【人民日報·海外版】穩字當頭,奮力干起來! 谷雨時節,春風送暖。在吉林省延吉市朝陽川鎮平道村,連片的水稻育苗大棚里,村民們忙著放盤、鋪土、撒種,一氣呵成。瞅著一排排整齊的 ...
- 【中新網】延邊州環境消殺延吉分隊支援長春南關:疫情讓“延、長”友誼再延長 你們太辛苦了,快來趁熱吃點飯吧!4月11日晚7點鐘,一份份熱騰騰的飯菜送到了延邊州環境消殺延吉分隊居住地。4月11日,因長春整天下著 ...
-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局延吉市分局戰疫故事 往日,三月的延吉,城市四周山上的積雪慢慢地融化,金達萊花漫山遍野,穿過城市的布爾哈通河靜靜地流過,給這座邊陲小城帶來了清新的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