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新聞中心
    電視節目
    微視頻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術產業區
    空港經濟開發區
    新時代文明實踐
    延吉攝影
    延吉概況 延吉新聞 社會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報導 街區新聞 周邊縣市 旅游指南 教育資訊 圖片新聞 記者文集 機關黨建 活力河南 關工委 向陽幼兒園
    您當前的位置:延吉新聞網 [YanJiNews.com] > 新聞中心 > 外媒看延吉 > 正文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局延吉市分局戰疫故事

    2022-04-08  標簽: 來源:吉林省生態環境廳
      往日,三月的延吉,城市四周山上的積雪慢慢地融化,金達萊花漫山遍野,穿過城市的布爾哈通河靜靜地流過,給這座邊陲小城帶來了清新的空氣。人們脫掉厚厚的冬裝,春風吹拂,車水馬龍,因交通發達順暢,聞名世外的各種美食與風土人情,引來眾多旅客并贊不絕口。

      今年,我們迎來了不平凡的三月,吉林省各地的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全民戰疫”這個似乎已快忘卻的詞匯,這次又讓我們親身感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沖鋒的號角已吹響,攻堅的戰鼓已敲響。按照省、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根據延吉市統一布置,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延邊州生態環境局延吉市分局第一時間召集緊急會議,迅速組建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和志愿服務隊,要求積極投身一線,與對接社區同頻共振逐一落實各項措施,力爭堅持“動態清零”堅守至今。

      “收到”:全員統一的回復。

      因全市實行靜態管理,在傳達上級指令和統籌安排工作任務時,延吉市分局堅持把“科學、高效、快捷”作為決策和部署行動的準則,因時因地因事制宜,通過微信文字、微信視頻以及電話等通訊形式開展碰頭會、下達指令,盡量簡化流程,減少決策指揮層次和環節,確保上級指示第一時間落實落地。

      為了減少人員聚集,保障全員安全、避免交叉感染風險,延吉市分局實行分組、輪流安排各項防控工作任務。一發工作指令,全員聞令而動,在單位工作群里回復就是統一的“收到”二字!二話不說,就代表已經接到了指令,從思想上、行動上要立即進入戰時狀態,要堅決落實到位!全局50名干部職工,雖然年齡跨度從60后到90后,但都有著同樣義無反顧。有的家中孩子還不到2周歲,還在分隔兩地;有的家中雙方參與志愿服務工作,孩子委托父母或者成天自己在家;還有剛剛參加工作的新成員,平凡的我們雖有不同的境遇,卻都肩負一份擔當,同樣化身為抗疫一線勇敢的“大白”。

      “我能”:全員統一的回應。

      核酸檢測是當前做好疫情防控的迫切需要和首要任務,需要預登記、維序、掃碼、采樣等環節。根據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實際需要,為確保核酸檢測工作的全覆蓋、精準化和實效性,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以來,延吉市分局積極響應,統籌安排人員到轄區內四個檢測點,積極投入到各項環節工作,做到“應檢盡檢”。

      “穿上這身防護服,我就穿上了責任與擔當”。穿上“大白”防護服,不是炫耀神氣感,而是為了自己、為了他人、為了防止疫情傳播蔓延。首先是防護服密不透氣,在冰天雪地的室外感覺又冷又潮;陽光充足的暖天氣,很快就變成了一個蒸汽套,不到5分鐘就開始出汗,汗流浹背,面罩里面總有哈氣,不管怎么擦還是白蒙蒙一片。

      預登記,在開展核酸檢測預登記過程中,針對沒配備智能手機的老人和兒童等群體,要積極引導其家人,通過“添加家庭成員”方式為其代辦預登記;針對單獨在家的老人、兒童,要上門服務,幫助其使用手機生成采樣碼。爬樓梯挨家挨戶敲門,雖不用在室外承受風寒,可一點也不輕松,穿著密不透氣的防護服,每人要爬四、五棟七層高的樓房,一天下來汗水幾乎把棉衣都濕透了,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全局干部職工沒有一人怨言,針對160樓棟,晝夜奮戰,圓滿完成入戶排查及預登記工作,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維序,這項工作非常費嗓子、費體力,很多居民怕有人插隊站得特別近,難以保證兩米以上的防護距離,必須要不停地提醒;接著,開始從前到后提醒市民準備好身份證或用手機生成檢測二維碼,針對年老并不善于用智能手機的人群還得一個一個地指路,不到一個小時,就感到口干舌燥,可又不敢喝水,因為上廁所脫穿防護服太不方便了。從早晨六點忙到隨機的下班時間,已是腰酸背痛,嗓子嘶啞,雙腿像灌了鉛似的。

      掃碼,“請您手機調亮點,因陽光反射我掃不上碼”、“您拿著手機別動,我這邊沒掃上碼,再堅持下”……延吉開展的多輪次全員核酸檢測中,“大白”們一遍又一遍重復著溫馨提示。初春之“倒春寒”,雖然穿著防護服,但現場掃碼登記員的手已經凍得僵硬,哆哆嗦嗦地點開手機,要幾次才能成功掃碼,經7輪核酸檢測,我們轄區共掃出60417人次,確保防控零疏漏、無死角。排在隊伍里的一位居民說道:“太辛苦了,頂著雨雪為我們做核酸,真是感謝你們了!”

      上門,為實現全民核酸檢測全覆蓋,針對轄區行動不便的殘疾群體、高齡老人、特殊需求人群等, 開辟了綠色通道,提供上門服務。“老父親常年臥床,入戶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特別溫暖,感謝黨和政府對特殊人群的照顧與關懷。”83歲的一位轄區居民的兒子非常感激地對入戶核酸采集員說。

      延吉市分局全體干部職工一個個變成“百變”志愿者,扮演好服務員、管理員、核查員、宣傳員等多重角色,不管部署哪項工作,全員統一的回應就是“我能”!

      “我先上”、“讓我上”:全員爭先沖鋒在前。

      根據疫情流調溯源情況,延吉市將區域劃分為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疫情防控戰線的最前沿陣地封控區內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等管控措施,還要定期進行核酸檢測。面臨防控“高”處,全員要爭先沖鋒在前,“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年輕,讓我上”……今年10月份馬上要退休的綜合二科崔勇吉,生態環境監測站金暉2名老黨員,主動志愿到高風險區,擔起了“高”服務責任,配送物質、垃圾清運、做核酸檢測……,一值守就是12個小時,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堅守了將近半個多月。

      轄區內有多個管控樓棟,按照卡點任務,要定期消殺每棟樓道,并“零距離”接觸隔離人員定期開展測溫、信息摸排登記、送餐服務、垃圾清運等工作。全局干部職工不分節假日,冒著很大的感染風險,爭先沖鋒在前,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一刻都不懈怠,逐一落實各項措施。健康狀況不佳的綜合三科科長潘立新,志愿背著16公斤的消殺藥,在管控樓爬樓消殺;母親剛做完大手術需要留家照顧,綜合二科科長史書清把病中的母親托付給家人,直奔“戰場”;身患多種疾病的綜合一科科長田曉明,不顧個人安危,一直在一線奮戰;因雙方參與志愿服務工作,孩子成天自己在家,只通過視頻相會的池相旭、黃成國、賈鑫、王君、李輝、宋紅蘭……,因為他們心里始終裝著一個信念:只有“舍小家”才能“顧大家”。榜樣的力量復制出了很多“無名英雄”!

      “辛苦你們了!”:熱心市民的肺腑之言。

      “拿著吧,礦泉水瓶里裝的熱水,暖手的”、“你們在一線戰疫,送幾包暖貼御寒”、“這幾箱礦泉水是我們的一點心意,請收下”……

      我們接過水瓶、暖貼,暖意不斷從手中傳來,當我們想說感謝時,他們留著“溫暖”已不知去向。我們不知道他的名字,由于防護面罩上滿是水霧,我們甚至沒有看清他的模樣,然而他們的舉動,卻是對我們的付出最大的認可。市民用默默地用行動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還有很多、很多,讓廣大志愿者感覺到,他們堅守一線的背后,是萬千群眾的強大后盾。 戰疫時刻,因為“你”能“宅家”,有“你”送“溫暖”,讓這座城市有了戰勝疫情的底氣,讓我們能用最短的時間排除潛在風險,實現了社會面清零,只要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夠徹底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疫情防控不松懈 生態防控不停歇

      面對3月份突如其來的疫情,延吉市分局高度重視疫情環境風險防控工作,按照省、州疫情防控期間生態環境監管工作部署,采用現場監察和線上督導等方式,緊盯醫療廢物處置環節,定期對醫廢處置中心、延邊醫院、河南醫院、延吉市醫院、機場、高鐵站、延吉市污水處理廠的醫療固廢和醫療廢水處置和設施運行情況進行監管和指導,確保醫療廢物處置設施正常運行、醫療廢物得到及時、有效、無害化處置,防治出現二次污染。同時,迅速組織,主動作為,第一時間制定應急監測預案,明確責任分工,強化值守職責,積極開展疫情防控期間應急監測工作,每周對延吉市2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總磷、高錳酸鹽指數、鐵等3個項目開展一次監督性監測;定期對2家重點醫療機構污的PH、化學需氧量、懸浮物等7個項目;2家污水處理廠的氨氮、總磷、總氮等9個項目的開展監督性監測,第一時間做好數據分析,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筑牢疫情防線“紅色堡壘”!

      自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延吉市分局黨總支,積極響應上級生態環境部門和市委、市政府的號召,在防疫最前沿充當“監管員”、“宣傳員”、“服務員”,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廣大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各條戰線上構筑了一道道“紅色堡壘”,要求全局干部職工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快速反應,高效運轉,做到關鍵時刻有黨組織、關鍵崗位有黨員,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在“黨員先鋒崗”上,每名黨員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哪里任務急難險重,哪里就有黨員沖鋒在前。作為第一責任人,局黨總支書記、局長樸春根全程部署、指導落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為大家筑牢“大圍墻”。在社區幫扶上,60歲的副局長李文華主動投身一線,始終沖在防控最前沿。在組織協調上,“身兼數職”的副局長金洪植肩負重任,當好防控“守門人”。在輿論引導上,抽調州局的副局長王廣鑫作為不穿“大白”的幕后戰疫人,晝夜奮戰、從不言累,忠實踐行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在后勤保障上,辦公室主任劉相日真正做到了“萬能管家”,積極發揮“幕后英雄”作用。在環境執法上,59歲的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吳春鎬在執法監管第一線堅守至今。在環境監測上,“90”后的監測站站長李文杰,秉承“舍小家,顧大家”的理念,積極發揮青年力量,真正詮釋了“生態鐵軍”的責任和擔當。

      為了堅守社會面“動態清零”!

      3月的延吉,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往日平靜、安寧、美好的生活節奏,一夜之間,這座城市被按下了“暫停鍵”。關鍵時刻,更顯能力和擔當,在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中,作為延吉市市民,更作為生態環境戰線的衛士,延吉市分局戰斗在哪,戰斗堡壘作用就發揮到哪,根據戰斗需要隨時凝聚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強大合力,以黨組織作為領導核心和主心骨,把黨員作為風向標和旗幟,最大程度激發黨員隊伍活力,團結一心,積極響應上級號召,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徹夜奮戰、默默堅持的生動背影,成為了延吉打贏這場戰“疫”的中堅力量,譜寫了一首可歌可泣的戰“疫”之歌。志愿者,一個閃光的名字,在疫情防控一線,到處都活躍著我們無畏的身影,流淌著我們辛勤的汗水,閃爍著我們奉獻的華光。

      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進一步為疫情防控工作指明方向。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處于大流行狀態,近期,全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一手抓戰“疫”,一手抓發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積小勝為大勝。我們要“疫”路同行,每一個“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延吉這座城市,希望在不遠的將來總體上就會向“動態清零”的目標逐漸邁進。


      原文鏈接:http://sthjt.jl.gov.cn/zwzx/qshb/202204/t20220407_8430876.html


    【責編 胡驍】
    微信 掃一掃 關注《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

    成年片黄色大片网站视频,东京AV男人的天堂,国语自产视频在线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