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革命軍事館文物史料征集公告
2022-04-14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軍史場館體系建設重要指示精神,根據中央軍委統一部署安排,決定新建吉林革命軍事館。該館作為吉林省綜合性軍事歷史場館,是保存、研究、展示黨領導人民軍隊奮斗歷程和偉大業績的神圣殿堂,是傳承紅色基因、加強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陣地,著重展示中國共產黨在吉林領導武裝斗爭史、新中國國防建設史和新時代強軍興軍的偉大實踐,延伸展示吉林大地軍事歷史文化和兵要地志,對于教育引導廣大官兵和人民群眾銘記歷史、不忘初心、賡續血脈,增強國防意識、支持國防建設,聚力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建成后將面向社會常態化開放。現向社會各界廣泛征集各類革命歷史文物史料和藏品,特此公告如下:
一、征集范圍和類別
涵蓋吉林兵要地志、革命戰爭、國防建設、強軍興軍的方方面面,適時向發生在省外的與吉林黨政軍有關或吉林籍官兵有關的重大軍事歷史事件延伸。重點征集以下內容:
1.古近代軍事類。反映吉林古代和近代歷史上的戰爭、戰役、戰斗、軍事活動和重要歷史人物、著名英烈、愛國志士等有關聯的文物史料。
2.革命活動類。與吉林省重大革命事件有關聯的內部文件、通知文書、標語傳單、報刊圖書、古本畫冊等;記載革命生涯的手稿、日記、自傳、信件、入黨申請書等。
3.軍事作戰類。軍事地圖、作戰電報、指揮文書、戰斗裝具、通訊器材、醫療器械等;戰場繳獲的敵軍物資、裝備、生活用品等。
4.軍事影像類。記錄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領導吉林軍民武裝斗爭的照片、膠片、錄音帶、錄像帶等。
5.軍事人物類。與吉林有關的重要歷史人物、著名英烈、愛國志士的肖像、有價值的手跡、有關聯的軍事及生活用品等。
6.榮譽證章類。重大革命活動、重大戰役、重大紀念活動中榮獲的勛章、徽章、證書、獎狀、喜報,以及代表證、出席證、工作證等;各級黨政軍機構的軍旗、獎旗、隊旗、錦旗、賀幛、印章等。
7.革命生活類。人民軍隊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軍裝、軍銜及被裝、草鞋、挎包、水壺、茶缸、雨衣、子彈袋、糧袋、腰帶、綁腿等戰斗裝具和生活用品;各個根據地發行的錢幣、郵票,反映革命及戰爭活動的契證、票據、收條、借據等;廣大人民群眾參戰支前的相關物資等。
8.國防建設類。新中國成立以來,反映吉林國防建設重大事件的文件、通知、手稿、日記、照片、勞動工具、證件、錄像帶等。
9.其它具有歷史價值的照片、文獻資料、獎章、書信等文物和線索等。
二、征集方法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等法律法規要求,歡迎社會組織和個人,吉林籍老首長、老同志及家屬后代,駐吉部隊官兵、復轉軍人、民兵及離退休人員踴躍捐贈或提供線索。
1.無償捐贈。鼓勵集體或個人無償捐贈,對于無償捐贈文物的集體和個人,凡符合館藏標準且具有一定價值的,頒發捐獻證書,捐贈文物一經陳列,將在展柜中永久署名;對于捐贈文物數量較多、價值較高的,可單獨舉行捐贈儀式。
2.有償征集。集體或個人意愿有償轉讓其收藏品的,對于特別有價值的文物,根據革命軍事館館藏和布展需要,按照公平、合理、合法的原則,對歸屬于集體或個人所有的文物適當予以經濟補償,但展陳時不再署名。
3.限期寄存。集體或個人可以將收藏的重要物品寄存到革命軍事館委托管理,革命軍事館將無償做好專業保護,在征得寄存方同意后合理利用。
4.原件復制。對特別珍貴的文物史料且沒有捐贈原件意向的集體或個人,可捐贈復制品或提供文物原件,由吉林革命軍事館復制后歸還原件。
5.調撥交換。集體或個人,軍隊或地方的博物館、史志館、紀念館等文物史料展示、存放場館,根據有關文物史料調撥、交換等政策規定,按組織程序實施。
三、征集要求
1.捐贈單位或個人需確保文物的歷史真實性和來源合法性,若與第三方有法律糾紛等情況,本館不承擔任何責任。
2.捐贈單位或個人需對文物史料的來源、流傳經歷、背后故事等提供簡要文字說明,并詳細注明聯系人、聯系電話、通訊地址等必要的真實信息。
3.文物征集采用直接交送或快遞郵寄的方式,如資料、實物不便寄送的,由吉林革命軍事館建設辦公室派人登門接受捐贈。
四、征集時間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為集中征集時間,而后轉入經常性征集。
聯系人:關勝男干事18844443226;王嘉楠干事18641067052
聯系電話:0431-80930629;軍線:0321-930629
郵箱:44955413@qq.com
微信二維碼:
通信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經開區北海路33號吉林革命軍事館建設辦公室
郵政編碼:130033
一、征集范圍和類別
涵蓋吉林兵要地志、革命戰爭、國防建設、強軍興軍的方方面面,適時向發生在省外的與吉林黨政軍有關或吉林籍官兵有關的重大軍事歷史事件延伸。重點征集以下內容:
1.古近代軍事類。反映吉林古代和近代歷史上的戰爭、戰役、戰斗、軍事活動和重要歷史人物、著名英烈、愛國志士等有關聯的文物史料。
2.革命活動類。與吉林省重大革命事件有關聯的內部文件、通知文書、標語傳單、報刊圖書、古本畫冊等;記載革命生涯的手稿、日記、自傳、信件、入黨申請書等。
3.軍事作戰類。軍事地圖、作戰電報、指揮文書、戰斗裝具、通訊器材、醫療器械等;戰場繳獲的敵軍物資、裝備、生活用品等。
4.軍事影像類。記錄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領導吉林軍民武裝斗爭的照片、膠片、錄音帶、錄像帶等。
5.軍事人物類。與吉林有關的重要歷史人物、著名英烈、愛國志士的肖像、有價值的手跡、有關聯的軍事及生活用品等。
6.榮譽證章類。重大革命活動、重大戰役、重大紀念活動中榮獲的勛章、徽章、證書、獎狀、喜報,以及代表證、出席證、工作證等;各級黨政軍機構的軍旗、獎旗、隊旗、錦旗、賀幛、印章等。
7.革命生活類。人民軍隊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軍裝、軍銜及被裝、草鞋、挎包、水壺、茶缸、雨衣、子彈袋、糧袋、腰帶、綁腿等戰斗裝具和生活用品;各個根據地發行的錢幣、郵票,反映革命及戰爭活動的契證、票據、收條、借據等;廣大人民群眾參戰支前的相關物資等。
8.國防建設類。新中國成立以來,反映吉林國防建設重大事件的文件、通知、手稿、日記、照片、勞動工具、證件、錄像帶等。
9.其它具有歷史價值的照片、文獻資料、獎章、書信等文物和線索等。
二、征集方法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等法律法規要求,歡迎社會組織和個人,吉林籍老首長、老同志及家屬后代,駐吉部隊官兵、復轉軍人、民兵及離退休人員踴躍捐贈或提供線索。
1.無償捐贈。鼓勵集體或個人無償捐贈,對于無償捐贈文物的集體和個人,凡符合館藏標準且具有一定價值的,頒發捐獻證書,捐贈文物一經陳列,將在展柜中永久署名;對于捐贈文物數量較多、價值較高的,可單獨舉行捐贈儀式。
2.有償征集。集體或個人意愿有償轉讓其收藏品的,對于特別有價值的文物,根據革命軍事館館藏和布展需要,按照公平、合理、合法的原則,對歸屬于集體或個人所有的文物適當予以經濟補償,但展陳時不再署名。
3.限期寄存。集體或個人可以將收藏的重要物品寄存到革命軍事館委托管理,革命軍事館將無償做好專業保護,在征得寄存方同意后合理利用。
4.原件復制。對特別珍貴的文物史料且沒有捐贈原件意向的集體或個人,可捐贈復制品或提供文物原件,由吉林革命軍事館復制后歸還原件。
5.調撥交換。集體或個人,軍隊或地方的博物館、史志館、紀念館等文物史料展示、存放場館,根據有關文物史料調撥、交換等政策規定,按組織程序實施。
三、征集要求
1.捐贈單位或個人需確保文物的歷史真實性和來源合法性,若與第三方有法律糾紛等情況,本館不承擔任何責任。
2.捐贈單位或個人需對文物史料的來源、流傳經歷、背后故事等提供簡要文字說明,并詳細注明聯系人、聯系電話、通訊地址等必要的真實信息。
3.文物征集采用直接交送或快遞郵寄的方式,如資料、實物不便寄送的,由吉林革命軍事館建設辦公室派人登門接受捐贈。
四、征集時間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為集中征集時間,而后轉入經常性征集。
聯系人:關勝男干事18844443226;王嘉楠干事18641067052
聯系電話:0431-80930629;軍線:0321-930629
郵箱:44955413@qq.com
微信二維碼:

通信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經開區北海路33號吉林革命軍事館建設辦公室
郵政編碼:130033
吉林革命軍事館建設辦公室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